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,我们一起探索了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,从写代码到搞投资,从画画到做视频。但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是:我们该如何将这些零散的“神兵利器”组合起来,锻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、高效的“AI操作系统”?
今天,我想换一个视角,不再是介绍某个具体的工具,而是以“我的一天”为线索,向你完全公开我的个人AI工作流。你会看到,AI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App,而是像空气和水一样,无缝地融入了我思考、创造和学习的每一个环节。
上午 8:00 - 9:00 | 规划与晨间阅读:AI担当我的“信息策展人”
我的一天从一杯咖啡和与AI的对话开始。
-
主题构思: 我会打开 ChatGPT 或 Kimi,输入我的初步想法,比如“我想写一篇关于AI Agent的文章”。然后我会让它扮演“读者”和“评论家”的角色:
“你是一名挑剔的技术爱好者,对于'AI Agent'这个主题,你最关心哪五个问题?请按吸引力排序。”
“请为这个主题草拟三个有吸引力的标题,一个专业,一个通俗,一个引人争议。”
这能帮我快速锁定文章的核心卖点和结构。
-
信息输入: 确定主题后,我会使用 Perplexity AI。与传统搜索引擎不同,它能直接给我整合好的答案和信息来源。我会问:
“请总结过去一个月关于 AI Agent 技术的最新进展和主要开源项目。”
这取代了过去需要打开十几个网页的繁琐工作。如果遇到核心的技术论文,我会启动我们之前写的**“论文摘要机器人”**脚本,在几分钟内得到一份结构化的摘要。
在这个阶段,AI是我的战略顾问和信息助理,帮我看得更远、消化得更快。
上午 9:00 - 12:00 | 深度工作:AI是我的“编程副驾驶”
这是我编码和实现想法的核心时段。我的主战场是 Cursor,一个深度集成了AI的原生编码环境。
-
需求转代码: 我可以直接
@AI
对话框,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:“@AI 我需要一个Python函数,它可以接收一个URL,然后使用BeautifulSoup库提取出该网页的所有H2标题并返回一个列表。请处理好可能发生的网络请求异常。”
几秒钟内,一个健壮的、带注释和异常处理的代码框架就生成了。
-
代码解释与学习: 遇到一个陌生的开源库或一段复杂的祖传代码,我不再需要逐行阅读。我会选中代码块,然后问:
“请解释这段代码的逻辑,它的输入和输出分别是什么?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?”
AI能像一位耐心的导师,帮我快速理解代码意图。
-
调试 (Debug): 当代码出错时,我会将报错信息和相关代码一起贴给AI,它往往能比我更快地定位到那个愚蠢的拼写错误或逻辑漏洞。
在这个阶段,AI是我的结对编程伙伴,它接管了所有重复和繁琐的“脏活累活”,让我能专注于核心的架构设计。
下午 2:00 - 5:00 | 内容创作:AI是我的“灵感放大器”与“文字打磨师”
写博客文章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-
草稿与润色: 编码完成后,我会将核心代码和思路整理成文字。当文思枯竭或觉得表达不够生动时,我会求助 Claude 3 Opus,它的文笔是所有模型中最出色的。
- 选中一段平实的描述,然后要求:
“请将这段话改写得更生动、更有画面感,用一个比喻来开头。”
- 或者:
“这段技术解释对新手可能太晦涩了,请用一个初学者能听懂的例子来重新说明。”
- 选中一段平实的描述,然后要求:
-
配图与封面: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配图。我会打开 DALL-E 3 或 Midjourney,将文章的核心思想提炼成Prompt:
“一个大脑与电路板融合在一起的超现实主义图像,背景是流动的代码瀑布,数字艺术风格,充满科技感。”
这样生成的配图不仅独一无二,还能在视觉上传达文章的主题。如果需要动态封面,我则会求助于 Runway,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让静态图动起来。
在这个阶段,AI是我的创意合伙人,它能将我的思想火花,放大成燎原之火。
傍晚 6:00 - 7:00 | 复盘与兴趣探索
一天的工作接近尾声。
- 工作总结: 我会将今天完成的任务列表和遇到的问题,丢给AI,让它帮我生成一份简洁的日报,并规划第二天的优先事项。
- 兴趣探索: 我可能会运行一下我们之前写的那个**“AI量化交易”**脚本,看看今天的市场数据下,那个“玩具”策略会有什么表现。这纯粹是出于兴趣,也是保持技术敏感度的一种方式。
我的感悟
这套工作流的核心,是将AI“工具化”为“能力”,让它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。
- 人是“CEO”: 我负责提出战略、定义问题、做出最终决策。
- AI是“COO”和“员工”: AI负责执行、调研、处理信息、完成具体任务。
拥抱AI,不是要我们变懒,而是要我们变得更“聪明”。把时间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,投入到更具创造性、更具战略性的思考中去。这,或许就是AI时代带给我们每个人的、最宝贵的礼物。
...